我院作曲理论学部第九期沙龙音乐会《Autumn Vibrance惜秋华》圆满落幕
11月29日,我院作曲理论学部在学院364会堂举行了2023-2024学年度秋季学期的最后一期沙龙音乐会。本学年的沙龙音乐会系列由必威首页登录平台主办,港中大(深圳)道扬书院协办,我院院长叶小钢教授任艺术总监。29日晚的音乐会应深圳晚到的秋景,取名《Autumn Vibrance惜秋华》,由作曲学部讲师虞鹏飞主持,特邀演奏家王天琪(手风琴)和学院教师衣丞、何枢聪、陈逸秋、刘潇雅、原方启雄,学生赵英含、徐雨晨共同演绎了著名作曲家叶小钢教授、金平教授、丽贝卡·桑德斯(Rebecca Saunders)、萨瓦托雷·谢里诺(Salvatore Sciarrino)、索菲亚·古拜杜丽娜(Sofia Gubaidulina)、学生赵一儒和陈冀川的作品。音乐会吸引了许多校内外观众,现场反响热烈。

音乐会合影

主持人 虞鹏飞老师
音乐会的第一首作品是学生赵一儒的手风琴独奏曲《山对山》,由特邀嘉宾王天琪演奏。作为近年涌现的优秀青年作曲家,赵一儒在作品中很好地融合了传统中国民歌元素与西方音乐技巧。作品完整、精致,展现出作曲家出色的才华和优良的教育背景。王天琪的演奏流畅、自然,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特邀演奏家王天琪
《山对山》后,我院歌剧与声乐学部本科二年级学生赵英含和徐雨晨(指导教师周旎)在艺术指导教师原方启雄的协助下,分别演绎了本科二年级学生陈冀川的两首艺术歌曲《预感》和《白云》。表演中,二位同学对乐曲处理完整,演唱断句清晰、情感丰富,体现了很高的水准。陈冀川作为学院首批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本科生,在一年多的学习生涯中,展现出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和对知识的不断渴求。在他稍显稚嫩的作品中,可清晰见到巨大的潜力。共同期待今后冀川同学继续潜心学习,不断进步,带来更多佳作。

人声 赵英含(学生),钢琴 原方启雄

人声 徐雨晨(学生),钢琴 原方启雄
上半场的第三首作品是英国作曲家丽贝卡·桑德斯的《躯体》(Flesh, 2020),由王天琪诠释。作为近年欧洲炙手可热的一线作曲家,这也是桑德斯的作品在国内少有的演出之一。《躯体》选用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爱尔兰作家)《尤利西斯》中的角色对白,表现了乐器之躯体与人的躯体间的对话。王天琪的演奏严谨、认真,让人印象深刻,这首作品也是她硕士论文的研究对象。

手风琴 王天琪
上半场的最后一组作品是我院副院长、作曲理论学部主任金平教授的《中国民歌三首》,分别是《小河淌水》《摇篮曲》和《游戏》。前两首由我院助理教授(教学)何枢聪(小提琴),讲师陈逸秋(大提琴)、刘潇雅(钢琴)演奏;最后一首由助理教授(教学)衣丞(单簧管)与陈逸秋、刘潇雅演奏。三首创作年份跨越16年的小品曲拥有清晰动人的旋律线和明澈澄净的和声,最后一首作品亦有舞曲般明快的节奏型。在三首小品曲中,西方音乐材料与中国民歌元素无缝结合,音符如珠玉,自然流淌的同时,也怀揣着作曲家对中国文化的珍重和爱护。金平教授曾常年旅居美国,这组作品中的部分小品曲亦是他赠与美国友人的礼物。通过这种方式,金教授也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并喜爱上中国文化。

小提琴 何枢聪,大提琴 陈逸秋,钢琴 刘潇雅

单簧管 衣丞
短暂的休息后,下半场的前两首作品都是手风琴独奏曲,由王天琪演奏。其中,谢里诺的《忧伤的浪子》(Vagabonde Blu, 1988)有感于维格兰德(Gustav Vigeland, 1869-1943;挪威雕塑家)的雕塑作品,以声音与之交互,延续了作曲家一贯的精细风格。古拜杜丽娜的《而我在等待》(Et Exspecto, 1986)是一首演奏难度极高的手风琴奏鸣曲。作品内涵深刻,表现了作曲家渴望超人间之境界的世界观。在舞台上,王天琪胸有成竹,其演奏冷静而不失灵气,细腻而大气,展现了一流的专业水准。两首作品无论对于校内的师生还是校外的听众,都是一次难得的声响体验。大家屏息凝神,陪伴舞台上的演奏家完成了这次灵魂的洗礼。

音乐会现场
下半场的最后一首作品是我院创院院长、国际著名作曲家叶小钢教授创作的《五色经幡》,由何枢聪、陈逸秋、刘潇雅演奏。作为作曲家“西藏系列”的一部分,《五色经幡》通过丰富的音乐织体与多样的音乐语言展现了西藏大地上五色的经幡随风飘扬的场景,表达了藏区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三位演奏家的诠释展现了高超的专业水准,抑扬有致,抒情性与戏剧性并存,现场观众颇感意犹未尽。演出结束,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小提琴 何枢聪,大提琴 陈逸秋,钢琴 刘潇雅
音乐会后,照例进行了演后谈,由沙龙音乐会发起和策划人,作曲理论学部助理教授金卓晟主持。有观众问及金平教授的创作感想,金教授指出,“三首小品曲都是自然而然之情况下的真情流露。彼时美国好友夫妇的婴儿诞生,自己兴笔而歌,将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对方。之所以选用中国民歌主题,是因为觉得保护中国文化是每一个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应尽的责任、担当和义务。”

演后谈现场一
又有观众问学生陈冀川,对自己的作品与传统艺术歌曲的区别,他如何看待?陈冀川答,“中文艺术歌曲的旋律必须配合并符合中文歌词的词音、词韵、词义。相比传统风格的艺术歌曲,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时为了配合歌词,也会用半说半唱的方式进行旋律部分的写作。此后,特邀演奏家王天琪与其他演奏家们就演奏和欣赏现当代音乐的心得与观众进行了诚恳的交流。夜幕降临,本学期的最后一场沙龙音乐会在温馨的气氛中落下帷幕。下学期,我们将照例带来四场精彩纷呈的沙龙音乐会演出,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和参与。
There is no guarantee, but there is always hope.

演后谈现场二

作曲理论学部三位老师合影